
猝死,離你有多遠?
前段時間
一首神曲《感覺身體被掏空》橫空出世
迅速刷遍朋友圈
原因之一是歌詞唱出了當前許多上班族的心聲
“過度勞累,透支健康”
我國“過勞猝死”的人數達60萬人
已超越日本成為“過勞猝死”第一大國
曾經一條“深圳11天16人猝死,大多白領!”
瘋傳網絡的視頻
引起全民的重視和關注
近年來出現猝死的頻率也越來越高
特別是上班族
熬夜、加班、應酬、喝酒
......
已經成了現代職場常態
殊不知
“過勞”工作則是導致猝死的首要原因
猝死有科學的定義嗎?
猝死是一臨床綜合征。是指平素里健康或病情已疾病恢復或穩定者,突發意想不到的非人為死亡。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標準,病發不超過6個小時內死亡均稱為猝死。
特點:死亡急驟,出乎意料,死得不明不白。
青壯年是猝死高發人群!
過度勞累、酗酒是引起猝死的罪魁禍首!頻繁體檢也難發現并排除風險。
從全國統計的數據來看,中國每年都有超過50萬的青壯年猝死,平均每分鐘就有3人因心臟原因在發病1小時內死亡!而搶救成功率不到1%。
40歲左右的青壯年是猝死的高發人群。這個年齡段的人一般都是家庭的棟梁、單位的骨干,承擔著前所未有的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。絕大多數的猝死都是心源性猝死,突發的心臟停跳。心臟的器質性病變平時很難發現,一旦誘因出現,比如長時間過勞、酗酒等就會引發心源性猝死。
如何施救:黃金4分鐘!
一旦判斷出病人是猝死,就應該立即進行搶救,越快越好。
猝死發生的最初4分鐘內是搶救的最佳時間,過了這個時間施救基本上就失去意義。
4分鐘后若沒有施救,則心臟病變已經導致腦死亡。
施救流程:
1.叩擊胸前區:第一目擊者發現病人呼吸心跳停止后,并立即叩擊病人心前區,叩擊三下,邊叩擊邊呼救周圍的人撥打120急救,如果心跳不恢復立即進行胸外按壓。
2.胸外按壓:將病人放置在硬板或水泥地上,松開病人領口和腰帶,施救者以左后掌根部置于病人胸骨的下半段的2/3處,將右手掌放在左手背上,雙手有節奏地按壓,借助身體下壓的力量,有節奏地每分鐘按壓60-100次,避免用力過大引起肋骨骨折。
3.口對口人工呼吸:施救者一手抬起病人下巴,使頭部盡量后仰,保持呼吸道通暢;另一只手掌根向后下方壓額頭,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鼻孔,深吸氣后對準病人的口用力吹氣,每按壓心臟4-5次,作口對口人工呼吸1次。
4.持續上述心肺復蘇,直到120急救車到達,將病人送往醫院接受專業的救治。
預防猝死全攻略
處于人生“巔峰”時期的青壯年們,珍愛生命遠離猝死該從何入手呢?
掃一掃,添加客服微信